自觉践行和努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林浩然院士在白菜官网2020年研究生导师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人:内容管理员

各位老师,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荣幸,学院党委张书记要我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一名科技工作者,谈谈几十年来教书育人和学术活动中的一些经历和体会。我想围绕自己如何自觉践行和努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谈谈一些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科学家座谈会的讲话》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科技界和教育界科研作风和学风的健康和建设,去年5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七月,中国工程院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要求,组织全体院士开展学习活动,要求每位院士认真学习,对标文件中的要求,在各项工作中予以贯彻落实。

    我对中央文件提出 “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的要求认真学习,体会深刻。

文件中提到的科学家精神包括六个方面: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概括起来,就是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

 

image-20240115171634-1

  林浩然院士在会上分享自己在工作中如何自觉践行和努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这是非常全面和高标准的精神境界和要求,对我们广大老师和科技工作者起着重要的激励和引领作用。

结合自己的实际,我1954年在2023白菜网址官网大全毕业,留校工作,到1978年改革开放,这20 多年由于各种政治运动和十年“文革”动乱,并没有系统的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只是在经历各种政治运动锻炼时打下了较扎实的专业基础。所以,我真正的学术生涯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8年12月退休的40年。现在,我对这40 年来的教书育人和学术生涯过程中,在自觉践行科学家精神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绩和体会做扼要的回顾,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分享,共同勉励。

   取得的主要成就是:

  一、学科建设

在我国建立和发展鱼类生理学。

早在1982年4月就和国际知名鱼类生理学家,加拿大的D. J. Randall教授在我校共同举办“鱼类生理学讲习班”,培养学术骨干,随后,编写和出版一系列教材,开设《鱼类生理学》课程,培养本科生,先后设立全国唯一的鱼类生理学硕士点和博士点,招收和培养研究生,我和研究团队在鱼类生理学领域先后发表了300多篇学术论文,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赞赏。最近,我还翻译出版了《鱼类神经内分泌学》和《鱼类应激生物学》两本专著,充实《鱼类生理学》的学科内容。

以“鱼类生理学”为基础,综合其他老师在相关学科中取得的学科建设成果,我们申报“动物学”和“水生生物学”为全国重点学科。经过努力和竞争,我们申报的“动物学”和“水生生物学”都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此后,我们这两个重点学科在全国的重点学科评估中都曾名列首位。

  二、科研平台(实验室)建设

我们先后建设了三个实验室:

   1992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经国家计委批准,建立了“水生经济动物营养、繁殖和病害控制国家专业实验室”

   1995年,在学校领导支持下,成立“2023白菜网址官网大全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

   2001年,我们成功申报“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

这三个研究机构针对当时水产养殖产业的三大难题:苗种欠缺,饲料不足,病害流行而确定三个基本方向:

        调控水生经济动物繁殖和生长发育的高新技术

        水生经济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

        水生经济动物的病害控制技术

三个研究机构先后由我主持,在学校学院领导支持和研究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运行良好,作为我们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基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23白菜网址官网大全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在学校组织的科研机构评估中曾获“优秀”;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在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全省重点实验室评估中亦曾评为“优秀”。

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和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作为我们学院有害生物控制和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成部份,得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指导和资助,起了很好的作用。

  三、人才培养

我在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为全国第三批博士生导师后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 多年来,共培养80 名硕士生和102名博士生。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们始终重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在专业培养的同时注重学风的健康和建设,在学术和学风两方面都提出严格的要求,做好严格的把关。

毕业的研究生都分布在全国各地和渔业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初步形成我国鱼类生理学的研究群体,成为鱼类生理学和水产养殖科学技术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中的近半数已经成为高级职称(教授、研究员)的领军人物,其中,1997级的刘少军博士在去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科学研究成果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坚持面向国家重大科研需求和国际学科发展前沿,紧密围绕我国鱼类养殖生产中急需解决的“苗种繁育和良种培育”重大关键问题,系统研究调控鱼类生殖和生长的理论和技术。从1980年开始,和加拿大Alberta大学R. E. 彼得教授进行十多年长期科研合作,阐明鱼类促性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受神经内分泌双重调节的作用机理,并将此理论成果应用于我国的鱼类人工繁殖产业,建立了国内外首创的使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诱导养殖鱼类产卵的新技术,在同内外推广,取得显著应用成效,促进养殖鱼类种业的发展,对我国鱼类养殖产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了人民群众“吃鱼难”、“吃鱼贵”的问题。

接着,指导研究团队和企业合作,创建石斑鱼生殖与生长调控和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罗非鱼优质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大鲵子三代全人工繁殖和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等,有力地促进石斑鱼、罗非鱼、大鲵等养殖产业的发展。例如,石斑鱼养殖产业在我们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后得到快速发展,年产量由1-2万吨增长到15-16万吨,价格从二、三百元一斤降低到一百元、几十元一斤,让原来名贵珍稀的鱼类品种能够游进广大百姓餐桌,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五、促进鱼类养殖产业发展

主要是通过实行产学研相结合,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形式深入企业和生产第一线。近十多年来,先后在广东、海南、福建、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建立了十多个院士工作站,根据企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帮助企业培养水产科技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的产业化发展,同时,将我们的一些科研成果在企业转化应用,对企业的生产水平提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最近,这些院士工作站经过调整后,目前仍保留三个(广东、海南、湖南),在水产养殖苗种繁育和优良品种培育方面,继续开展产学研结合的科学实验,都取得良好成绩。

  六、荣誉和奖项

   除了一些省部级奖项之外,主要有:

  1989年,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0年,“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0年,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2011年,广东省委、省政府颁发南粤创新奖

  2011年,中国生理学会终身贡献奖

  2012年,国际鱼类内分泌学会终身成就奖

  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渔业协会授予“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科技突出贡献人物”称号

    这些奖项和荣誉是对我取得一些成绩的肯定,亦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

在自觉践行科学家精神的过程中,我的主要体会是:

  1.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我觉得人的一生应该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活着才有意义。我1956年入党,得到党长期的教育和指引,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发挥自己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的作用,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1. 要保持旺盛的人生奋斗精神

人生是需要精神支持的,我觉得这种精神就是刻苦勤奋、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积极进取。保持这种旺盛的奋斗精神就能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不断前进。

  1. 要坚持专注和执着追求的治学态度

我体会到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专心致志,朝着明确的方向做坚持不懈的努力,是科学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人的一生,生命是有限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做很多事情,但是只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自己所向往的事业,专心致志,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艰苦,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能够把事业做好、做大、做强,取得突出的成绩。

  1. 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我始终牢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科学研究都是集体的创造。科学事业的发展要依靠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努力,承前启后,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注重发扬团队精神,加强团结协作,努力做到平易近人,真诚待人,乐于助人,甘为人梯,关心和支持青年人的成长。

回顾40年来,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在科学家精神的支持和指引下,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和科学家精神六个方面的境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继续努力,不断地、自觉地践行这种精神。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的这段格言是我的座右铭,一直鼓励着我前进。现在,我已经退休,但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实现人生的最后价值,把自己毕业的精力都贡献给社会主义事业、党的事业、我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科学家座谈会”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和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对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强调广大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强调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

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家精神中走在前列,努力争取做到:

        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

       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者

       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

       良好社会风向的引领者

  这是我们今后共同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谢谢大家!

image-20240115171634-2

学院党委张斯虹书记为林浩然院士颁发感谢信

作者

本院

 

来源

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