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为学者,立志之事

发布人:内容管理员

12

吴 艳,600全讯白菜官方网站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600全讯白菜官方网站获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6月获2023白菜网址官网大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导师:郑利民教授),2012年获评2023白菜网址官网大全年度优秀博士后,2013年8月师资博士后出站后转聘为600全讯白菜官方网站讲师,2014年1月晋升副教授。

吴艳老师

 

【政治思想方面】200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积极学习党章党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刻提醒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在思想、工作、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在党性修养上不断争取提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担任南校园生物化学学生第一党支部的党务辅导员,积极参与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工作,包括组织生活会、党建活动、支部书记述职、学院支部会议、以及与支部同学进行师生交流等。

思想政治

 

【教学工作方面】积极承担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参与《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及《细胞生物学II》理论课的课程教学,授课对象包括生物学和8 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近5年教学总计超一千学时。授课形式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既结合理论基础,又紧跟国际最新科研进展,教学工作态度认真严谨,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效果良好。在讲授理论课时,注重人文精神及科学史内容的传授,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气质及对科学发展史的尊重与传承,目标是培养既具备扎实专业基础,也兼有深厚人文气质的新一代科研工作者;在讲授实验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注重讲授实验技术在最新生物学研究进展中的应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复杂的科学问题也可以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从而用简单直接的实验方法解决,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与思路,同时增强了学生们在实验课程上的亲身参与感,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学生评教调查中获得了广泛好评。曾获得“2023白菜网址官网大全温氏杰出青年奖教金”。此外,还担任了本科生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等职务,并积极参与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本科导师工作,在课堂教学之外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积极参与本单位在构建立体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中各环节的教学实践,践行“以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这一育人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科研工作方面】近年来以肝癌为主要模型,结合临床样本分析和实验研究,开展了“肿瘤微环境对单核巨噬细胞(Mφ)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进展。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Hepatology,Autophagy和J Hepatol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自然青年/面上项目4项。作为第四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和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    

吴艳在实验室

近5年来围绕局部组织微环境中Mφ的表型塑造及功能反应网络相关机制开展深入研究,主要发现包括:肝癌组织癌旁间质区域浸润的单核细胞在肿瘤来源透明质酸片段的教育下发生代谢重塑,显著上调糖酵解水平,并通过糖酵解诱导细胞发生活化。这些活化的单核细胞能够进一步通过不同机制调控疾病进展:1)活化的单核细胞能够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调控自身细胞表面各种活化/抑制型分子的表达与平衡,促进T细胞的失能与肿瘤的免疫逃逸。例如,上调PD-L1 分子的表达,并与CD8+T 淋巴细胞上的PD-1 分子相互作用,诱导CD8+T 淋巴细胞耗竭,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2019, J Hepatol. 通路①);下调CD169分子的表达,使Mφ未能以CD169 依赖的方式有效激活CD8+T 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从而协助肿瘤实现免疫逃逸(2016, J Pathol. 通路②);上调CD39分子的表达,通过CD39把微环境中的ADP 降解为ADO 小分子,进一步诱导效应T 细胞的耗竭(2020, Hepatol Int. 通路③)。2)活化的单核细胞能够招募并促进粒细胞的生存,这些粒细胞在肿瘤来源可溶性因子及单核细胞分泌的TNF-α的协同教育下,产生了大量的促转移因子OSM,促进了肿瘤的转移(2020, J Hepatol. 通路④)。3)活化的单核细胞能够诱导肝癌侵袭前沿处的肿瘤细胞发生自噬,活化其NF-κB-Snail 信号通路,调控其EMT 转化,最终促进肿瘤的转移(2018, Autophagy. 通路⑤)。

近5年主要研究发现概述图

近5年主要研究发现概述图

【研究工作总体创新性与意义】以往关于肿瘤代谢的研究大多关注于癌细胞本身,对于肿瘤相关Mφ的认识也多集中于其自身的功能作用。而上述系列结果说明:1)肿瘤微环境中Mφ能够发生代谢重塑,并通过代谢重塑调控其促肿瘤表型与功能;2)Mφ能够通过与微环境中多种细胞成分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的反应网络,共同决定疾病的进展/消退。这些结果不仅有助于我们以新的思路来理解肿瘤免疫编辑的机制,还可为将选择性调控“Mφ的(代谢)新机制/新网络”发展成为新型临床干预手段奠定理论基础,在临床上为肝癌提供潜在的精准防治靶标。

 

课题组成员

作者

本院

 

来源

本院